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產教融合三年規劃
2020-12-15 閱讀數:7724
為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2019年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申報產教融合試點企業,并于2020年確定為廣東省第一批建設培育的產教融合型入庫企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關于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發改社會〔2019〕590號)和《廣東省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粵發改社會函〔2019〕3514號)等文件精神,公司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扎實向前推進,勇于創新、積極探索,以謀求企業和高校的雙方共贏。
一、產教融合建設背景和基礎
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3日,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國內大型綜合性獨立醫學實驗室,專業從事臨床醫學檢驗與病理診斷、高新技術開發等醫療服務,其中病理診斷和臨床醫學診斷為公司的主要業務,可向各類醫療機構提供包括病理診斷、臨床醫學檢驗近2200項檢驗項目外包服務。公司通過了“ISO15189醫學實驗室國際質量認可”和“美國CAP實驗室認證”雙認可以及中國計量CMA資質認定,出具的檢驗報告被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認可,同時公司是美國頂尖醫療學術機構、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部在國內唯一戰略合作醫療機構,也是國內首家充分依托著名醫科院校資源開辦的獨立醫學實驗室。
公司一直以病理診斷服務為核心業務,公司下屬華銀病理診斷中心已成為國內具有顯著影響力的病理診斷中心之一。公司搭建了全球首個綜合病理服務平臺,將遠程病理診斷技術大范圍應用于常規臨床病理診斷,開展遠程術中快速病理診斷、國際遠程病理會診和病理醫師人才培養等服務。公司是全球首個提供術中冰凍病理診斷服務的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目前公司的遠程病理診斷系統可實現高速、高保真數字傳輸,是國內乃至國際上首家將遠程病理系統應用于診斷級別的公司,技術水平保持在國際同行業領先水平,同時公司發起成立的“臨床病理聯盟”是國內具有顯著影響力的純學術、純原創的病理學術交流平臺,目前擁有5000多名國內外病理醫生、專家學者。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在2009年公司成立伊始即設立了研發中心。經過十年的不斷投入和發展,公司研發中心多次獲得省市認可,其中2015年被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認定為廣州市市級企業研究開發機構,2016年被認定為廣州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同年公司獲批組建廣東省病理檢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年被認定為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公司還一直注重病理和醫學檢驗人才的培養,目前已基本建立了產教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制定了各類技術人才的專業教學標準,并在廣州初步建成了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為一體、高水平專業化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具體情況如下:
1、共建病理及醫學檢驗實訓基地
自2010年起,公司累計投資500余萬元與南方醫科大學在廣州合作共建臨床病理診斷教學及實習中心,每年為南方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桂林醫學院等國內多家醫學院校病理學系、醫學檢驗等專業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實習實踐崗位。
2、吸納學生就業,重視人才培養
作為廣州華銀健康集團目前最大的技術培訓生培養基地,公司自2019年起開始承擔集團病理培訓生、醫學檢驗培訓生的培養任務,每年吸納來自全國的醫學類專業應往屆畢業生逾60名,并根據畢業生專業及崗位工作內容實施產訓結合的技術人才培養項目“卓越人才計劃”。目前公司累計已為集團成功輸送病理人才30多名、醫學檢驗人才近40名,2020年病理和醫學檢驗在訓人員共計60余名。
3、逐步推進創新平臺建設
公司十分重視產學研合作,自2017年以來,先后與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中外知名高校開展多項產學研項目合作。公司已于2020年7月9日被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批準設立廣州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并已啟動與南京大學醫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后;通過研發創新平臺的建設,聚合人才、技術等要素,結合產研環節,實現技術創新的目標。
二、產教融合建設目標
公司將以《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和《廣東省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工作方案》等文件為指導,落實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決策部署,發揮公司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作用,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項目建設,促進公司人才內外部培養供給,培養出適合公司發展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1、強化技術技能型專業建設,提高技術人才就業力
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構建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基礎上,公司將加強與各類高校產學研方面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公司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通過拓展與各類醫學院校的合作項目、共建高校實訓基地等方式,與合作院校共同培養一批醫德高尚、技術熟練、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公司繼續向各類高校的在校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崗位,讓實習人員提前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及崗位工作內容,增進對公司的認同感、縮短新員工培訓周期,提高技術人才就業力。
2、建立技術人才培養標準,促進行業技術發展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公司與合作高校將逐步形成長期、持續、穩定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聯合體。通過統一規劃技術人才培養安排、規范培養標準及要求、建立并完善訓考統一標準等手段,逐步建立病理診斷及醫學檢驗行業的技術人才培養標準,在行業人才培養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為公司及行業技術發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持。
三、產教融合發展規劃及舉措
未來三年,公司將進一步鞏固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及經驗,充分利用政府、高校等社會資源,積極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辦學模式,構建以能力為本的一體化培養方案。
1、拓展校企合作項目,加大培養投入
一方面,公司將依托現有實訓基地,與廣東省內及周邊省份的醫學院校拓展實踐合作項目,增加對廣州實訓基地的資金、設備和人力投入,建設集實踐教學、項目生產、社會培訓、科學研究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公司將與各合作高校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通過共同開發校企教材、實訓手冊等方式,增強教與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產教融合質量。
另一方面,通過推動“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協作機制。公司將在企業內部及合作院校推行“雙師型教學”模式,將應用技術及經驗推廣至校園,以培訓班、研討會、沙龍等形式邀請合作院校的骨干教師走進企業,領悟公司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標準、提升合作院校老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公司不定期的委派中高層管理干部及核心技術骨干,作為企業導師進入校園,將公司對合格技術人才的實際要求作為日常教學融入教學內容當中,從而為校企培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擴大人才吸納,夯實培養基礎
作為廣州華銀健康集團技術培訓生培訓基地的標桿,公司將進一步推進技術培訓生培養基地建設。一是進一步優化技術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編制統一規范的實訓手冊、教學資料及考核標準,優化病理及醫學檢驗的模塊化學習流程。二是通過統一的教學規范,對企業內部在職帶教導師提出專業技術及帶教技能方面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實踐和行業領域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同時提高帶教導師團隊的綜合素質培養。三是通過技能競賽營造崇尚知識崇尚技能的學習氛圍,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教”,將競賽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學及工作中,將工匠精神內涵融入日常實訓,激發技術能力提升。
3、注重產學研合作,加強科技創新
公司將與高校、醫院及研究機構等多方持續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同時加快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廣州醫科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積極開展合作,共享校企資源、培養和聚集高層次科技創新和管理人才、促進科技合作與交流,同時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供稿: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