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病理年會, 集團病理顯“硬核力”!
2020-02-05 閱讀數:5984
現今,醫改已經進入深水區,在分級診療政策下,如何合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是業界關注的重點。目前中國病理醫生缺口大、培養周期長,診斷水平參差不齊。與此同時,在醫療服務的后臺支持上,因硬件投入不足,更導致新技術開展屢屢遭遇瓶頸,病理診斷事業發展難以跟上臨床發展的需求。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在分級診療與社會辦醫大勢所趨下,技術和資源雙下沉基層醫療市場成為必然的趨勢,區域病理中心獨具發展優勢,能為醫療行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強大的助力。”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波表示。
過去集中在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得到國家層面的鼓勵釋放及下沉。一系列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醫療資源“普及性”和“公平性”的問題也成為題中之義。總經理黃春波認為,針對病理學科“人才荒”、“技術荒”、“設備荒”等諸多痛點,通過區域病理中心技術服務合作能盤活區域醫療資源,促進區域內設備和人才資源的共享和復用,能降低診斷成本,解決基層的高端醫療檢驗資源短缺問題。
致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病理診斷服務商,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始終秉承“讓人們的生活更健康”的使命,聚焦以“病理+”為特色的業務模式,深耕病理診斷領域已經超過十年。
截止2019年,醫院病理科技術合作醫院達500多家,年遠程冰凍病理診斷29000+例,遠程病理累計總例數640000+例,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27個省份數億人口區域,擁有近百位國內外知名病理診斷專家團隊。多年探索與實踐,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硬核”的技術與服務能力,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波分享華銀區域病理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黃春波表示,作為病理業務的重要部分,區域病理中心技術服務合作對公司、醫院、區域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區域病理中心的建設與服務,力求打造出一種共生共贏的醫療模式,助推醫院合作伙伴降本增效和病理科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討論環節中,針對共同成立區域病理中心建設遇到的困難與難點,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血液病理診斷中心主任王夏教授表示,區域病理中心建設中的質量規范、系統保障、溝通與交流機制、運營機制都是關鍵點。而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這些領域都具有系統化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比如在血液病理領域中,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創的血液腫瘤“C-MICM”綜合診斷模式,作為整體性的血液腫瘤診斷與臨床深度結合的解決方案,憑借流式微小殘留、血液病綜合診斷等優勢,現已獲得合作醫院的高度認可。
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血液病理診斷中心主任王夏教授現場發表觀點
目前,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創新性成長式服務為特色,擁有以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丁彥青教授為首的病理專家團隊,完整全面的技術平臺及成熟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實現人才、技術、硬件和檢測設備同步輸出。同時,一站式物流服務體系、IT互聯網系統、人工智能等作為后臺支撐,多管齊下為市縣各級醫療單位輸出人才培養、技術指導、資源共享、質量管理、IT信息化、人工智能病理診斷等優質服務,全面提升區域醫療綜合服務能力,為分級診療的推進貢獻企業力量。
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波先生、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病理科丁華野教授、廣州華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丁彥青教授現場合影
供稿:營銷管理中心